■ 璩勇
“永和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……”書圣王羲之的《蘭亭集序》也許是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最具影響的一個符號。這個中國書法第一帖把書法與中國文化緊緊連接起來,并成就了今天中國書法界的最高榮譽——蘭亭獎。而陳天民則是西北地區(qū)唯一一個兩次獲得這一獎項的人。
2013年11月下旬,因為安康群藝館發(fā)起的“書漢渭風情,畫大美陜西”咸陽安康兩市六縣書畫交流展,記者在白河走近陳天民先生,也因此了解了一些或與陳天民先生有關,或雖源流久遠、卻又切近當下的蘭亭故事。
“鬼才”歟?“神話”歟?
陳天民,咸陽乾縣人。他有一長串頭銜: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會員、國家一級美術師、陜西省文史館研究員、清華大學中國書畫篆刻名家工作室導師、陜西省第十一屆政協(xié)委員……
2009年,陳天民繼2006年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后,獲得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教育獎。2010年,《寶雞日報》、《文化藝術報》、《陜西日報》等報刊先后發(fā)表文章評價陳天民。《陜西日報》記者在文章中說:“縱觀大多數(shù)藝術家的里程碑,上面不是鐫刻著青燈黃卷,就是伴隨著晨鐘暮鼓,不是影印著達摩面壁,就是回放著鐵棒磨針。而詩壇李賀、書壇張芝、畫壇吳道子等卻并非如此,如今,中華書界又出了踏草追云、勢若旋風的鬼才,他便是40歲才學書法、54歲就成為西北地區(qū)唯一兩獲蘭亭獎的乾縣人陳天民。”
陳天民的弟子則感慨:“1996年開始學書法,2002年加入中國書協(xié), 2006年獲得蘭亭獎。十年時間實現(xiàn)了一般人一生都無法企及的目標,應該算神奇了。2004年以來,他把精力投入到咸陽的書法普及和提高上,僅5年時間就先后有近20名學生加入中國書協(xié),10余人次在國家級展賽中獲獎,70余人次入展國家級重大書法展賽,這就不能不說是神話了。”
中國書法蘭亭獎,創(chuàng)立于2001年,由中國文聯(lián)和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聯(lián)合主辦。每3年一屆。與中國戲曲梅花獎、中國電影金雞獎、中國電視金鷹獎一樣,是該藝術門類的最高獎。蘭亭獎評獎審核嚴、門檻高,特別是前兩屆,每屆藝術獎獲獎人員僅30名。
陳天民在第二次獲得蘭亭獎后,有一段頗有意味的話:“興奮之余,仔細想來,獲獎是什么?只不過是得到了一套上好的茶具,僅此而已,僅此而已。”
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
“僅此而已,僅此而已。”
淡淡的感悟其實是大徹大悟。大徹大悟依靠的不僅是靈性,還有艱苦生活的砥礪。
陳天民早年頗為幸運,別人鬧“革命”時他在打球,1974年高中未畢業(yè)被選拔到鐵道兵球隊,不久獲得全軍冠軍進入八一隊。適逢恢復高考,1978年,身著軍裝的陳天民又順利考入山西大學中文系。1982年,畢業(yè)回到陜西的陳天民因乒乓球隊解散轉做田徑教練。工作更是一帆風順,到1991年,參加國家競走項目訓練大綱的撰寫,并在全國競走項目教練員考試中獲得第一。1992年7月,在石家莊舉行的全國競走比賽,7個項目,陳天民的隊員拿了6個金牌。是時,陳天民已經(jīng)為國家一級教練。
不料正在事業(yè)發(fā)展勢頭上升之際,家庭遭遇重大變故,一場火災,陳天民失去了妻子,財產(chǎn)也蕩然無存。受此打擊,陳天民生病近兩年,后重新帶隊依然感覺無法回到原有狀態(tài)。上有老父下有兩個孩子,陳天民遭受著精神和經(jīng)濟上的雙重壓力。
1995年,北京一位朋友建議他到北京換心情找出路。是時,陳天民揣著95元錢帶了7塊鍋盔饃前往北京,隨后開始走向書法學習之路。其間艱難困苦,無以言說,最平常的是,有很長一段時間,他在進入中國書法家協(xié)會培訓中心的教室之前,先要四五點起床去一個工地搬運完三十多根鑄鐵管道賺夠15元錢的生活費用。
他回憶自己當時路:為了在最短時間內(nèi)補空白打基礎,他像搞體育競賽一樣,注重基本功的科學練習,嚴格按照“心正則筆正”、“字雖有象,妙出無為,心雖用形,用從有主”等法度,一筆一畫苦苦追求圖其形、盡其勢、解其意。節(jié)假日,有錢的同學呼朋喚友去聚餐,他卻借著昏暗的路燈以地當紙邊寫邊記。有時地鐵口擠滿了無家可歸者,他便鋪張報紙蜷縮在立交橋下,在燈紅酒綠的吵鬧聲中,拜讀著唐太宗的《王羲之傳論》,在雷鳴電閃的深夜,琢磨著張懷瓘的《文字論》,在風雪交加的冬夜,研究著劉熙載的《書概》……
中國書法承載著文化顯現(xiàn)為文化
一切經(jīng)歷都有助于感悟、一切經(jīng)驗都可以轉化。在陳天民看來,這些歷程都是書法修煉的一部分。
書法是什么?書法從本質(zhì)上只是是一個載體,它承載的是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。承載的是參天地變化人情世態(tài)之“道”。古人講書法的根源,“書不盡言、言不盡意”,又說圣人“立象以盡意。意,先天,書之本也;象,后天,書之用也”,突出的最核心的思想,就是說好的形式是為了傳遞思想表達感情的,要達到形式與內(nèi)容的有機融合。因此,中國書法是一種文化現(xiàn)象,是建立在作者深層次學養(yǎng)深層次思想上的,舍此,則培養(yǎng)的只是書寫能力,產(chǎn)生的也只是一具俏麗的空皮囊。陳天民強調(diào),中國書法是技載乎道、技近乎道,是技道合一、需技道雙修。
把作運動員、教練獲得的體驗潛移默化在書法體驗中,把對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滲透在書法表達中,把對典章古籍的閱讀體驗傾注于指尖筆頭。陳天民一方面積極去繼承傳統(tǒng),一方面銳意創(chuàng)新,力求繼承古人的東西而不違背當今時代,吸收當代的元素而不落入流俗,“古不乖時、今不同弊”。也正因為這個原因,中國書協(xié)副秘書長張旭光評價說:“他把原來對體育、對生命、對文化的理解全部轉化了過來。天民的書法點畫、結構、線條,功夫到位,表現(xiàn)了獨特的情趣、獨特的審美。到位,有味!”
陳天民對偽書法提出批評,提倡“研究真學術,提倡正精進。”他同時認為,書法是天下人的事情。從2004年至今,陳天民先后培養(yǎng)指導過1萬多名書法愛好者,培養(yǎng)學員近千人,據(jù)陳天民書法工作室統(tǒng)計,所教學員有400余人次在中國書協(xié)舉辦的國展中入展,100余人成為中國書協(xié)會員。
今年6月,陳天民先生在安康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書法教學,在與安康書法家的接觸中,陳天民認為,安康有一批真正熱愛書法傾心鉆研書法的人,安康書法家有相當?shù)陌l(fā)展空間。事實上,暑期班有兩名學員的作品已經(jīng)入圍國展。
陳天民先生6次來到安康,他說,安康山水之美,自不必說;多元文化更讓人感受強烈。在當下浮躁的社會環(huán)境下,安康人與社會的悠閑、恬淡,體現(xiàn)出傳統(tǒng)文化的大美,這種古風之美、人情民風之美,令人難忘;而安康人和安康領導對文化的尊崇,值得贊賞、難能可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