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魏青鋒
在“三八”國際勞動婦女節(jié)這個特別的日子里,我想講述一下我家那位永遠充滿愛心與活力的女性——我的母親,王大媽的故事。
母親和父親常因瑣事拌嘴,而多半的爭執(zhí),都源自母親那顆多管閑事的心。這不,母親又氣鼓鼓地進了城,背包往沙發(fā)上一扔,邊說邊抹眼淚:“我跟你爸真沒法過了,從此以后,他走他的陽關(guān)道,我過我的獨木橋!”妻子見狀,連忙過來安撫母親,同時給我使了個眼色。我領(lǐng)會了妻子的意思,去樓道給父親打電話。電話那頭,父親也是一肚子怨氣。
原來,前天鄰居老劉家的耕牛受了驚,帶著韁繩從村口狂奔過來。“你媽居然攔在巷道中間,你說說,她六十多的老太太了,管這閑事干啥?”父親在電話里滿腔怨氣,“要不是你二叔沖過去拉住韁繩,那真要撞傷了她,可怎么得了呀!”
母親進城也不是第一次,家屬院里,她認識的人比我還多。沒兩天,“那個熱心的王大媽又來了”的消息就傳遍院子。有天清早母親出去晨練,中午沒回來吃飯,直到很晚才悄悄進門。妻子嘟囔著:“你給媽說一聲,別回來太晚了,天黑外面不安全!”
次日恰逢周末,一早就有人敲門,開門一看,外面站著分廠的劉工和物業(yè)辦的黃經(jīng)理。劉工手里還提著水果和牛奶,他握著我的手:“兄弟,真是太感謝了!”我和妻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。還是黃經(jīng)理道明了緣由,原來劉工的愛人昨天反鎖房門后,忘了拔鑰匙,母親下樓時發(fā)現(xiàn)門上掛著明晃晃的鑰匙,便一直守在家門口,直到劉工下班回來。
正說話間,母親晨練回來,看到劉工和黃經(jīng)理,她反而有些局促不安:“鄰里之間互相幫忙,這在我們村里不算啥!”后來我問母親:“你可以下樓報告給物業(yè)呀,你都六十多了,守一天咋吃得消!”
“哎,我也想去報給物業(yè)。”母親不無擔心地說,“可我害怕下樓那會兒誰進屋偷東西,到時候就說不清了!”
前樓劉姨的兒子兒媳前段時間鬧離婚,家里亂成一鍋粥。劉姨既要忙做飯,又要接送孫子上學放學,不久就累病了。母親自告奮勇去幫忙,她買菜做飯,忙得不亦樂乎,還拉著院子里其他阿姨幫著接送劉阿姨的孫子。母親甚至拉著做心理咨詢師的妻子去勸和劉姨的兒子兒媳。妻子笑著說:“媽,你再年輕十歲,我一定推舉你當居委會主任!”母親嘆口氣道:“寧拆十座廟,不毀一樁婚呀!”
前兩天,我正上班呢,突然下起了雨。我給家里打電話,讓母親趕快把樓頂晾曬的衣服被子收回家。下班往回走時,手機收到幾個同事的感謝信息。正納悶著,小區(qū)群里有人發(fā)信息:10號樓的住戶,剛才下雨沒收衣服被子的,請到10號樓803領(lǐng)取。
我心里想著“10號樓,803……”這不正是我家嗎?于是趕緊加快腳步往家趕,還沒出電梯,就聽到嘈雜的人聲。家里擠滿了人,正在母親的協(xié)助下挑揀衣服,抱著衣服離開的人,都“謝謝王大媽”“王大媽真是熱心腸”說著一堆感謝的話。
我也想對母親說:“您的熱心和善良,是我們?nèi)胰说尿湴�。您不僅是全院人心中的‘熱心王大媽’,更是我們永遠敬愛的母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