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王庭德
大年初一,我回到了魂牽夢繞的銅錢村,那個被喚作安然寨的小小村落。
晨曦初露,柔和的光線輕輕灑落在門前坎下的古樹上,像是為它們披上了一層熠熠生輝的金色薄紗。這些古樹,猶如一位位飽經(jīng)風霜的老者,靜靜佇立在此,見證了我的成長軌跡,枝干上面還留存著兒時刻下歪歪扭扭的字跡。我靜靜地站在樹下,恍惚之間,往昔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。
每年春節(jié)前夕,叔嬸那充滿期待的電話總會在我的耳邊響起,那聲音恰似一根堅韌的線,牽引著我踏上歸鄉(xiāng)的路途。臘月二十八,在叔嬸多次催促下,我搭乘老鄉(xiāng)的車,沿著那熟悉的山路蜿蜒盤旋而歸。當雙腳真正踏上這片熟悉的土地時,一種微妙的感覺涌上心頭。我發(fā)現(xiàn),時光如同悄然流淌的溪流,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,一切都已發(fā)生了改變。那些曾經(jīng)無比親切的老一輩鄉(xiāng)親們,只是淡淡地點點頭,算是回應我滿含熱情的問候。偶爾有中年人隨意地拋出一句:“歪歪,什么時候回來的?”在這片土地上,鄉(xiāng)親們依舊遵循著古老的生活方式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他們的生活簡單而純粹,不看電視,不看新聞,對外面世界的喧囂與繁華渾然不覺。
這種突如其來的疏離感,像一陣冷風,吹過我的心頭。它并沒有讓我感到失落,反而更加深刻地讓我意識到叔嬸對我的重要性。他們就像我在人世間深深扎根的大樹,是我永遠堅實的依靠。我靜靜地坐在院子里,享受著冬日里那難得一見的暖陽。陽光灑在身上,暖暖的。
夜深人靜,萬籟俱寂,我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。那一頁頁紙張上,密密麻麻地記錄著這些年來我的心路歷程。從最初的艱難求生,猶如在黑暗的隧道中摸索前行,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恐懼;到如今有幸成為省作協(xié)會員,還榮獲陜西省殘疾人優(yōu)秀作家獎,就像是在漫長的黑夜中看到了曙光,那是對自己堅持寫作的最好肯定。
明天又要踏上新的征程了,我的心就像一只風箏,無論飛得多高多遠,那根線永遠系在這片土地上。這里埋藏著我對故鄉(xiāng)最深沉的牽掛,住著我最想感恩的親人。
出天星
天邊剛泛起魚肚白,李老漢便一骨碌從暖和的被窩里鉆了出來。他身上穿著兒子精心挑選的深藍色棉襖,襖上繡著的吉祥圖案,老伴兒也同樣換上了嶄新衣裳。
依照銅錢村的習俗,李老漢極為虔誠地把家中的方桌穩(wěn)穩(wěn)地放置在院子中央,那方向正對著利方,此乃財神降臨的神圣吉祥之地。桌上擺放著三道精心烹制的菜肴,三個果盤盛滿了鮮果,香火悠悠升起,牽連著人們無盡的期盼,在空氣中氤氳開來。
一家人圍聚在桌旁,李老漢點燃了黃表紙。剎那間,火光歡快地跳躍起來,那明亮的火焰映照在人的臉上,緊接著,長鞭炮與煙花在院子里炸響,五彩斑斕的火花劃破寂靜的夜空,將好運與祝福如同種子般播撒在銅錢村的土地上。孩子們一邊緊緊捂著耳朵,一邊好奇地看那迷人的煙火,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。
當出天星儀式圓滿落幕,走親訪友的美好時光便開啟。李老漢一家依著習俗,首先朝著利方的親戚家去拜年。他們手提精心準備的禮物,每到一家,迎接他們的總是熱情洋溢的鞭炮聲,還有那一張張親切的笑臉。親戚們按照來訪者親疏的不同關系,燃放著長短各異的鞭炮和煙花,那此起彼伏的聲響和絢爛的光彩,讓整個銅錢村都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。
走親訪友的途中,銅錢村的人們盡情地展現(xiàn)著深厚的親情與友情,那一聲聲誠摯的“新年好”,像是溫暖的春風。當最后一家親戚家的鞭炮聲漸漸隱去,銅錢村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寧靜與安詳。然而,新年的喜悅與祝福卻如同那裊裊升起的香煙,絲絲縷縷,縈繞在空氣中,久久不肯散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