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張恩省
算一算母親離開我們近五年三個月了,但在我腦海里母親并沒有離開。
我四五歲時,母親白天干地里活,晚上還要點上煤油燈,給全家老少做布鞋,做布鞋納鞋底是個基礎(chǔ)活和粗活,所以自然可以挑燈納鞋底子。個把周,一雙鞋底就能完成。我們常常在她納鞋底時,蹭在一起,冬天常偎在木床上,母親把我摟在懷里,一邊納鞋,一邊給我們講故事。我人生中聽的故事,就來自母親——“只要功夫深,鐵棒磨成針”。“李白小時候,不好好上學(xué)。有一天在河邊看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鐵棒,李白好奇地問,老人在忙呼啥?老婆婆笑呵呵地說,我在磨針。李白驚奇到,這么粗的鐵棒,能磨細(xì)嗎?老婆婆說,只要功夫深,鐵棒磨成針。李白從中明白道理,從此發(fā)奮圖強,后來成了大詩人。”這件故事是母親播在心田里第一顆種子——勤奮和執(zhí)著。
上小學(xué)一年級,放寒假幫家人放牛,我和姐姐把牛攆到房背后有個叫桃家灣的地方,口渴了,看到別人家地里的蘿卜,自然會算計拔幾株,用砍柴刀把皮簡單一削,定然可以解渴了?吹綕M地都是蘿卜,再想咱家園子?xùn)|一株,西一株,便悄悄的拔了一些,帶回了家。滿以為,母親會高興,兒女們知道顧家了。不料,換來的是一陣痛罵。當(dāng)晚,要求姐姐幫我寫檢討書,第二天要送到主人家去。
主人是我的小學(xué)老師,加之剛上一年級,心里糊,語文學(xué)不進,平時測評都是“雞蛋”,自然不敢上門道歉,后來母親讓姐姐帶著我,拎著偷回來的幾株蘿卜,當(dāng)面向老師說明了情況,并遞交了檢討書。老師自然不會為難我們,還在學(xué)校上課時,專門對我進行表揚。這是母親給我播下另一顆種子——誠實。
我是家里最小的,身上邊有三個姐姐,在農(nóng)村一般都優(yōu)先讓男孩讀書,讓女孩讀書,可以說是鳳毛麟角。小時候,村上老支書妻子曾教導(dǎo)我母親,“女娃子長大遲早都是別人家的人,你何苦呢?把她們養(yǎng)得白白胖胖的,不讓干活,光讓讀書,書能當(dāng)糧食?”母親把這話記在心里一輩子,常常教育我們:“娃們,你們都爭個氣,只要你們能學(xué)得進,家里再困難,哪怕討米要鈑,我和你父親都會支持你們上學(xué)。”
1991年,我們村開始架電,當(dāng)時每家除了交公共積累部分一千五百多塊外,入戶部分還要近千元。母親果斷決定,為了不拖集體事業(yè)后腿,想法揍齊了公共積累部分,入戶部分和村組商量暫緩,待日后好轉(zhuǎn)再繼接電。就這樣,我們家是全村最后一家告別煤油燈的,整整比其他家遲了近5年多時間,直到96年我參加工作后,家里才用上電。
母親憑著這份堅定信念,幾個子女都受到了較好教育,大姐和三姐高中畢業(yè),二姐中專畢業(yè),我大學(xué)畢業(yè),家里生活自然好了起來,在全村第一家用上了彩電和手機。后來,山前嶺后鄉(xiāng)親們,都夸我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人。
1986年,我家辦起代銷店,這在方圓幾十里都是少有的。母親去世后,我在整理遺物中,意外發(fā)現(xiàn)了兩樣特別珍貴的東西,一樣是當(dāng)年開辦商店的工商執(zhí)照,一樣是86年開辦商店年度盤點表。盤點表清晰的記錄,當(dāng)年商店純利潤為348.15元。如果從當(dāng)時物價和當(dāng)今的物價對比的話,放在現(xiàn)在也能值上三四萬元,在農(nóng)村也算得上不菲的收入。當(dāng)初有開辦商店想法時,有親戚勸她“咱們是農(nóng)民,要在土地上想辦法,你看別人XX家經(jīng)濟條件比你好的都不敢搞,你敢搞,萬一賒了,你能賠得起吧?!”母親認(rèn)準(zhǔn)的事,一定要干,誰也阻攔得了,后來到縣上辦證照、到批發(fā)部談合作等都是她一個操持的;叵肽嵌螝q月,家里開辦的商店為我們家走出生活窘境功不可沒。后來,我們姊妹幾個一提到這件事,對母親的敬意油然而生。這是母親給我播下另一粒種子——勇敢和開明。
記得小時候開辦商店時,每逢周末,我們?nèi)胰艘绞辶锿獾募?zhèn)上運貨,那時交通不方便,自然全靠背簍搬運。一大早,不等天亮,全家人浩浩蕩蕩向集鎮(zhèn)出發(fā),返回爬山途中,剛開始,大家都爬得很快,越往上走,體力消耗越多,休歇的時間越頻繁、時間越長,行進速度越慢。母親教導(dǎo)我們:“娃們,不怕慢,就慢站。你們把回家的路分成一段一段的,第一步到那個大柿子樹下,下一步到下溝溝邊,下一步……,你就盯著下一個目標(biāo),每次少歇會兒,一步一步來實現(xiàn)。”我們就按照母親的方法,最終個個都如期把貨物背回了家。后來等我成人后,母親這種樸素方法論指導(dǎo)我一次次戰(zhàn)勝了許多重大挑戰(zhàn),出色地完成了一些重大任務(wù)。這是母親給我播下的又一粒種子——著眼長遠(yuǎn),腳踏實地。
記得我上學(xué)三年級春季有一天,中午放學(xué),我回到家里,家里來了一位穿得破爛不堪要飯的,母親先把一塊玉米面鍋盔饅分成兩半,一半遞給了我,一半遞給了要飯的,還沒等我開口,那要飯的就把塊饅狼吞虎咽地下了肚,眼巴巴望著我手中的那半塊,媽媽看懂了那個要飯人的心思,便從手里奪過那塊饅,又一分為二,給了那個要飯一塊。要飯的臨走時,母親還給揀了幾個紅薯送給他。我當(dāng)時心里真有點惱火,一臉的不高興。等到那要飯的走了老遠(yuǎn)后,母親一邊摸著我的頭,一邊說:“那要飯的是山那邊的,家里沒有爹娘了,這二三月正是缺吃的時間,這種人得救救,我們少吃一口不要緊,但他就不行。人都是有臉面的,萬不得已才會向別人要飯的。你以后見到別人有困難,盡自己能力也要幫一幫,老天從不虧了好心人,做好事是要長陽壽的。”這是母親給我播下的又一粒種子——憐憫和尊重。
今天是母親生日,前些天,我打電話給父親,父親專門提醒了我。如果沒有特別的事,我是要回趟老家,到母親的墳頭前上香燒香和磕頭。
這是春天,正是播種的季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