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孫妙鴻
八月炸,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,是秦巴山區(qū)大自然對山民最好的饋贈。
遠嫁安徽的漢濱區(qū)雙龍鎮(zhèn)謝坪村魏澤會,在外打拼一生,年逾花甲思鄉(xiāng)心切,于2018年回到家鄉(xiāng),在老家附近的一條山溝里,栽種了30畝八月炸。今年,八月炸喜獲豐收。走進園區(qū),一行行、一架架八月炸藤蔓,掛滿了粉紅的果實,有的裂開果肉,像極了開懷大笑的娃娃。魏澤會說:“今年產(chǎn)量達到3萬公斤左右,因八月炸不易保存,謝坪村第一書記汪道軒和陜西省生態(tài)廳環(huán)境信息中心駐村干部馬祥一起,先后通過網(wǎng)絡(luò)推介、電商促銷和臨時售賣點等幫我們銷售。”為了最大限度增收,魏澤會已嘗試利用八月炸釀酒、榨油等,均已成功,因產(chǎn)量很小,暫未對外銷售。
八月炸,中藥名稱“預(yù)知子”,是三葉木通的果實,果子的形狀為橢圓形,長得像香蕉,沿腹縫線略彎,又似腎臟。成熟后,露出里面乳白色的果肉,口感甜糯,似冰激凌,富含糖、維生素C和12種氨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、蛋氨酸、異亮氨酸、苯丙氨酸、賴氨酸和清熱利濕、活血通脈、行氣止痛的功效。
八月炸,在我國廣泛分布,因深藏大山不鮮為人知,是山里孩子八月里最美味的水果,也是許多人童年最甜蜜的回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