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張祿
“時至今日,‘升學宴’已經成為鋪張浪費、人情負擔的代名詞,因此,我們應主動響應升學禮號召,爭當移風易俗的倡導者、踐行者、傳播者……”近日,在平利中學大禮堂舉辦的2023年大學新生集體升學禮上,今年被復旦大學錄取的平利縣準大學生吳一帆說。
在活動現(xiàn)場,每名準大學生和家長都簽訂了《弘揚新民風,拒絕“升學宴”》承諾書,明確表示拒絕舉辦“升學宴”“謝師宴”,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民風。家長紛紛表示要從自身做起,為孩子樹立榜樣。同時,他們還動員身邊親屬、朋友和同事,不操辦、不參加“升學宴”“謝師宴”,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(huán)境。
又是一年升學季,平利縣各鎮(zhèn)村積極組織集體升學禮,讓莘莘學子匯聚一堂,談成長、講感悟,既傳承了勤儉節(jié)約的良好風尚,也減輕了鄉(xiāng)親們的人情負擔,還給每位準大學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臺,鼓勵他們立志氣、硬骨氣、強底氣,引導其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。
現(xiàn)如今,集體升學禮在平利已成為一種時尚和習慣,受到學生和家長的追捧。在八仙鎮(zhèn)花園嶺村舉辦的升學禮上,包聯(lián)部門縣教科局為8位學子送上獎學金,勉勵他們心懷感恩、情系家鄉(xiāng),錘煉過硬本領,用優(yōu)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和家鄉(xiāng)。
“我們村適齡孩子都能上學,領導們還給我們考上大學的送來慰問金,我很感動。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學習,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,用過硬的本領,將來為更多的山區(qū)孩子服務。”今年被錄取到陜西師范大學的易濤滿懷感激地說。
“以前村里有新考的大學生,我們既高興又發(fā)愁?忌洗髮W是喜事,按風俗要送紅包祝賀,這種人情往來多了就有些難以承受。現(xiàn)在好了,舉辦集體升學禮,減少了人情負擔,真心感謝政府。作為學生家長,我保證自覺抵制‘升學宴’,同大家一起樹新風。”學生家長劉女士高興地說。
近年來,平利縣以舉辦集體升學禮等形式傳播新風尚,一場場精彩莊重的集體升學禮,既給了學生們滿滿的“儀式感”,也拋棄了傳統(tǒng)陋習,讓家長告別了繁重的“人情風”,有效地遏制了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的行為,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文明新風尚,讓文明新風吹遍平利山鄉(xiā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