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9新年來臨之際,陜西省303家博物館和部分對外開放文物保護單位從社會發(fā)展和群眾需要出發(fā),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展覽和寓教于樂的活動,吸引廣大觀眾走進博物館。據(jù)不完全統(tǒng)計,節(jié)日期間,共有249萬人次走進陜西文博單位,體驗傳統(tǒng)文化,追尋文化記憶,增強文化自信。
隨著《國家寶藏》第二期的熱播,帶來了一股文物熱、博物館熱。節(jié)日期間,除各館原有陳列展覽之外,陜西歷史博物館“陜西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”等50余個新舉辦的展覽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參觀。
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觀眾70921人次,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,該院共接待中外游客858余萬人次,較2017年增長25.2%;陜西歷史博物館29458人次,同比增長2%;寶雞青銅器博物院接待觀眾1.7萬人次,同比增長3.8%;寶雞周原博物院接待觀眾2.1萬人次,同比增長18%;安吳青訓班紀念館接待觀眾8萬人次,同比增長10%;西安博物院接待觀眾1.8萬人次,同比增長19%;韓城市博物館7.4萬人次,韓城司馬遷墓祠紀念館2.45萬人次;延安革命紀念館接待觀眾1.7萬人次。
節(jié)日期間,以歷史文化名鎮(zhèn)名村、傳統(tǒng)古村落等帶動的鄉(xiāng)村游,以民俗博物館、社區(qū)博物館等帶動的民俗游也賺足了觀眾的眼球,讓觀眾找到了兒時的記憶和鄉(xiāng)愁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佳縣白云山古建筑群15.9萬人次,高家堡古城9.2萬人次,高陵場畔農(nóng)耕文化博物館9.2萬人次,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7.9萬人次,倉頡廟博物館6.7萬人次,澄城堯頭窯傳統(tǒng)古村落3.1萬人次,城墻景區(qū)2.9萬人次,柞水古鎮(zhèn)1.8萬人次,在提升陜西文博單位影響力的同時,進一步彰顯了陜西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。
元旦期間,以25家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傳承基地為代表的省內(nèi)近百家文博單位自覺擔當,共開展跨年祈福、詩詞朗誦、國學講堂、民俗體驗等社會教育活動167場次,讓觀眾在博物館里體驗傳統(tǒng)文化,感受跨年樂趣。西安市舉辦“西安年·最中國”系列活動,在城墻景區(qū)、大雁塔、西安博物院等文博單位舉辦西安城墻跨年光影祈;顒、跨年主題演出等活動,通過跨年燈會、光影秀、文藝演出、旗袍秀、文物展覽等活動,將承載著漢唐文明厚重底蘊的中國祝福傳向全球,進一步彰顯“華彩盛世中國年,祈愿長安展新顏”。黃帝陵景區(qū)舉辦了“黃陵謁祖·祈福中華—2019全球華人新年祈福大典”。
此外,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舉辦的“我是文物修復師—學修兵馬俑”系列教育活動、漢景帝陽陵博物院的“陽陵動物城—‘豬豬’的元旦”主題教育活動、西安半坡博物館“史前工潮、陜西自然博物館“昆蟲總動員”系列科普教育活動、寶雞青銅器博物院“指尖上的文化傳承——紙折漢服”活動、安康博物館“萌娃迎新”元旦主題活動;韓城市博物館“祭至圣先師,誦中華經(jīng)典”活動一系列公眾教育活動的舉辦,給觀眾奉上了一份特別的新年禮物,讓觀眾充分體驗博物館里的傳統(tǒng)文化和歷史智慧,讓傳統(tǒng)文化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