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上周民辦小學“小升初”之后,人生大考“高考”近在咫尺,“中考”緊隨其后,六月“考試季”,一部分學生輕松應考,一部分學生由于承擔父母過多期望,儼然成為一部“學習機器”。殊不知,人格脆弱、目標功利、少予多取、感恩意識差等一些潛在壓力帶給孩子的負面效應不容忽視。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釋壓傾訴對象
近日,本報以《近六成學生不哭鬧說話隱藏不良情緒》為題報道了孩子心理健康狀況,這一項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讓人擔憂,國家統(tǒng)計局西安調查隊的工作人員介紹說,所有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情感困惑和階段性壓力。調查中,即使是感覺沒有壓力的學生,也不見得是“無憂少年”,而來自方方面面的調節(jié)壓力的效果也各有不同。
當壓力大時,有21%的學生表示“父母忽視自己的壓力”、“不重視孩子的心理變化,沒有充分的溝通交流”;有51%的學生認為經過與父母談心開導后,“感覺有效果,壓力得到舒緩”;仍有27.6%的學生與父母談心溝通后,“沒有收到效果,心中仍存壓力”。壓力大時,第二個能夠給予關心的就是老師,但是面對幾十個孩子的班主任,又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,往往關心不能面面俱到。因此,有的學生通過向心理咨詢老師尋求幫助。調查顯示,老師方面有效性適中。
超負荷讀書壓力易致人格脆弱抗壓能力差
青少年群體是目前的壓力“高危”人群,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(huán)境,因此,煞費苦心、不惜血本,擠破腦袋讓孩子進名校,希望孩子能在“考試季”中金榜題名。
對于孩子來說,為分數(shù)而學,為升學而學,在美好的童年、少年和青少年期負荷了太多讀書的壓力。壓力越大,反彈也就越強烈,導致心理素質的失衡。成都、西安高新區(qū)的跳樓少年等就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,說明孩子人格脆弱,抗壓能力差。
拼命讀書沒目標定位能力差
目標功利,定位能力差是青少年心理壓力大帶來的負面效應之一,在教育教學過程中,孩子人格的健全、精神的愉悅、社會責任感的建立等教育本應作為首要目標,但往往被擺在次要位置,首要位置則始終被分數(shù)、升學和“成龍成鳳成大器”占據(jù)。目前,青少年拼命讀書,大多來自家長和社會注入了太多的功利性,學習目的不明確,為未來的就業(yè)、金錢、地位而讀書的不在少數(shù)。對一些因一夜暴富的各類明星尤其崇拜,對一些職業(yè)穩(wěn)定、收入水平高的職業(yè)也青睞有加。調查顯示,有20%的人希望有一個未來的明星夢,其中想成為娛樂明星的占到75%。
與此同時,少予多取,感恩意識差不可小視。調查顯示,64.3%的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父母、祖父母太多的寵愛。由于父母急于培養(yǎng)孩子成才,包辦、代辦了很多事務,導致孩子往往索取的多,付出的少,造成孩子的感恩意識不足,這種潛在的、危險的家庭倫理關系,不利于孩子今后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(yǎng)和責任的擔當。
本報記者張維實習生馬旭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