悅讀中國:近年來,社會上的不少單位,聽說記者來采訪就退避三舍,您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么?
蔣建國:長期以來,新聞記者在人民群眾心目中具有崇高形象。很多孩子從小的理想就是當一名記者。但現在,一些地方卻在“防盜防火防記者”。
目前我國持新聞記者證的采編人員有25.8萬余人,這支隊伍總體素質是好的,但確有極少數無良記者道德缺失、胡作非為,更有一批假記者目無法紀、坑蒙拐騙,甚至出現真假記者內外勾連、相互利用、魚龍混雜的現象。這些害群之馬的存在,嚴重敗壞了新聞工作者隊伍的社會形象,傷害了絕大多數堅守職責的記者的聲譽,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新聞敲詐和假新聞案件中,有不少是打著新聞媒體網站、網站區(qū)域頻道和網站記者名義進行的,也基本上是以“監(jiān)督”、“調查”、“曝光”相要挾攫取利益,這反映出一些傳統媒體在互聯網沖擊下出現了嚴重的生存危機。有些主管主辦單位對此既不愿管也無力管,這種新聞媒體就應盡早停業(yè)、關張、注銷,決不能允許為了生存就去違法違規(guī)或者任其違法違規(guī)。
悅讀中國:“雙打”行動開展兩個多月以來都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?
蔣建國:自《通知》發(fā)出以來,中央主要新聞媒體以及各地黨報、電臺、電視臺都給予了高度關注,全國有上千家媒體進行了宣傳報道,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氛圍。特別是對《中國特產報》、《購物導報》、《網絡導報》、《經濟生活文摘》等4家違規(guī)報刊社吊銷出版許可證,對《西部時報》、《企業(yè)黨建參考報》、《中國對外貿易》(英文版)等6家報刊社?D的行政處理,以及對違法記者移送司法機關的刑事處罰,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。
這次又公布了第二批典型案件,8家新聞單位和記者被處罰,再次顯示了政府主管部門對違法違紀行為決不手軟的決心?梢哉f,目前公開進行新聞敲詐的問題得到了有效遏制,假記者活動也大為收斂。
此外,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,群眾舉報明顯增多,出現了全社會對不法行為人人喊打的局面和聲勢,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。我相信,隨著專項行動的不斷深入,治理成果還會進一步顯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