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走不了用腦袋走路
——癱瘓病人湯興斌脫貧紀(jì)實
安康新聞網(wǎng)訊(通訊員 吳靜文)真是“未見其人,先聞其聲”,轉(zhuǎn)過一個小山頭,只聽得一片機器的轟鳴,循著聲響走進一個小小的院落,驕陽下,一個瘦小的女人正在堆滿玉米桿的院場中工作著,不停地把玉米桿喂進飼料機的銅嘴鐵肚中,村支書葉永林告訴我們,這個女人就是湯興斌的妻子。葉支書向她介紹:“縣扶貧局的劉局長到你們家來看看情況。”女人才丟下手中的玉米桿,擦一把汗,把我們領(lǐng)進她的家中。
房間里,湯興斌躺在床上,眼睛正盯著對面的墻上,剛開始我以為是電視機,細看才知道是一個監(jiān)控視頻。劉局長走過去和湯興斌握手,介紹了自己,表明來意:“我是來看看你們筆架村的脫貧攻堅推進情況,順道來看看你有什么困難和要求,希望能夠幫到你。”湯興斌回答:“沒有啥要求,有些小困難我自己可以解決的,該享受的優(yōu)惠政策,我都已經(jīng)享受了,還能提啥要求呢。”從交談中我們了解到,湯興斌,1972年出生,漢陰縣筆架村一組村民,家中現(xiàn)在有4口人,女兒湯桂英,17歲,在縣城讀高三。兒子湯進德,14歲,上初中。
問起他致殘的往事,湯興斌已經(jīng)沒有什么難過的情緒了,像講故事一樣全倒了出來。當(dāng)年,因為貧困,初中剛畢業(yè)的他就出門打工,因為學(xué)歷低,又想多掙點錢,就去了煤礦,那是個把命提在手上的工作,2004年,一場事故,湯興斌失去了雙腿,從此,他再也沒有站起來的可能,正值而立之年的男子漢,只能躺著過完這一生了。多少人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而選擇了輕生,但是這個堅強的男人,并沒有被巨大的不幸打倒,拿著礦山補給他的8萬元治療費,默默的回家治病。想著一對年幼的兒女,湯興斌不得不考慮長遠一點,他把看病后節(jié)省下來的4萬塊錢精打細算的分配使用,花了2萬多買了別人一家公路邊的舊房子,用剩下的1萬多塊錢開了一個小商店,用以維持一家人的基本花銷。屋漏偏遇連陰雨,剛剛穩(wěn)定下來的湯興斌,又遭遇另一場不幸——爺爺因病去世,雖然有弟兄5個,但是為爺爺辦喪事的費用卻落在他一人的肩上,盡完孝道以后,湯興斌又欠下一筆賬。
說起自己艱難的歲月,湯興斌說這一生最要感謝的人是自己的妻子。妻子高國彩,今年40歲,由于多年辛苦操勞,外貌黑瘦,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蒼老,她一邊擦汗,一邊對我們說:“哎,沒辦法!沒辦法!”葉主任告訴我們,她自己一個人要照顧小商店,種了6、7畝地,還養(yǎng)豬。湯興斌回憶,以前一年也就只能養(yǎng)1--2頭豬,留下自家吃的外,都賣了補貼家用,他覺得豬肉賣價好,又不愁銷路,于是2014年借錢養(yǎng)了7頭豬,按照扶貧政策,去年,政府給獎補金3500元,這讓他看到了更大的希望,今年年初在自家住房下面公路邊擴建了一個豬圈,養(yǎng)了20頭豬,辦起了小型養(yǎng)豬場,為了方便照顧,他在自己床鋪對面墻上裝了一個監(jiān)控視頻。劉局長對他豎起大拇指,直夸他是個“腳不能走路用腦袋走路的人”,并且承諾回去后要為湯興斌捐贈一個輪椅。
家務(wù)、種地、養(yǎng)豬、商店,對于這樣的一個家庭來說,怎么才能把這么多的事做完?我充滿了疑問,高國彩說,她平時沒有時間守在商店,有人買東西了,自己去取,把錢交給湯興斌就行了。葉支書告訴我們,他們的商店商品價格低、利潤薄,童叟無欺,平時鄰里關(guān)系相處和睦,有時有人沒錢時他也愿意賒給別人,農(nóng)種時節(jié),誰急需肥料和煙酒了,就到他的商店來取,有錢的時候了再給他送來,他從來不催著別人要,所以都愿意到他的商店來買東西。
跟著湯興斌的妻子,我們來到她家的養(yǎng)豬場,豬仔們很活潑,見有人進來就往欄邊跑過來,大概以為是來給它們送食的。高國彩指著幾頭體型較大的豬給我們看,說那是母豬,等產(chǎn)下豬仔就可以賣錢了。養(yǎng)豬場門外堆著一大堆剛掰下的玉米棒子,三四個人正忙著剝皮,高國彩說以前都是自己做,今年身體不好了,遇上農(nóng)忙時就請幾個工人幫忙,每天100元的工錢。
說起今后的打算,湯興斌很樂觀,說今年養(yǎng)了20頭豬,其中有7頭母豬,如果順利的話,到年底就有3、4萬塊錢的收入了,把借的錢還完了,以后的生活就會慢慢好了,兩孩子上學(xué)只要考得上,都要上大學(xué)。同時,為了感謝鄉(xiāng)親們對自己的幫助,他計劃著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周圍的貧困戶都脫貧,只要想養(yǎng)豬的,他愿意提供豬仔和技術(shù),帶領(lǐng)鄉(xiāng)親們共同致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