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曉起皇菊”的來源
相傳,在清朝光緒十六年間(1891年),原籍江西婺源上曉起村的江人鏡赴揚州任兩淮鹽運使,政績顯著,光緒皇帝賞賜他一品花翎頂戴。他退休告老還鄉(xiāng)之時,皇帝賞他千兩黃金,被他婉言謝絕,只討取皇家花園中作為藥用的黃菊花帶回上曉起村栽種,要效法陶淵明過起“采菊東籬下”的悠閑生活。不料因上曉起的獨特自然條件,使當年種植的黃菊花異常茂盛,而且濃香撲鼻,入口甘甜,湯色金黃,韻味無窮,不但保持原有的清心、明目、護肝等療效,還可以直接泡茶飲用。江人鏡派專人朝貢,光緒皇帝視為國家瑞兆,品評其特點為“香、清、甘、活”,并賜名。“曉起皇菊”便由此而來。
曉起皇菊入安康
11月18日下午,記者前往興安西路的大益茶莊了解曉起皇菊的引進種植、售賣及相關(guān)情況。店主張樹告訴記者,之所以產(chǎn)生種植曉起皇菊的想法,是在2014廣州茶博會上,看到江西婺源的展臺上有曉起皇菊,泡出來的曉起皇菊外觀漂亮,口感極佳,當時就買了一些帶回安康自家店進行售賣,沒有想到有許多人紛紛前來購買,因此,就打算引進種植。自己之前也種過白菊,白菊和黃菊相較而言,在口感上有很大差別,白菊微苦,黃菊口感較好,而且看起來漂亮,泡出來好喝,就想引進自己種植。而且老家沈壩鎮(zhèn),每至秋末冬初時節(jié),漫山遍野的野生菊花隨處可見,既然野生菊花可以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生長,那么曉起皇菊或許也適合生長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里。于是,便托朋友從江西婺源幫其購買并帶回種子,在2015年三月開始試種曉起皇菊5畝,發(fā)現(xiàn)其長勢良好,品質(zhì)也很好。
張樹介紹,在加工方面,將鮮菊花用竹笆子晾開烘干即可;在定型方面,大的不太好定型,而小的好定型些;在功效方面,不僅有明目解毒、清熱祛風的功效,還能抑制毛細血管的通透性,發(fā)揮良好的抗炎作用,增強人的體質(zhì),延年益壽等。
張樹說,自己將在2016年預種植曉起皇菊50余畝,并將附近的農(nóng)戶也發(fā)展起來一起種植,使他們的收入有所提高,并將曉起皇菊的加工工藝做的更加精致。目前,該店以店內(nèi)直銷為主,大盒50元(146朵)每盒,小盒30元(80朵)每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