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 唐波
除夕之夜,萬家燈火,團圓飯桌上飄散著濃濃的年味,此時此刻不僅是家人團聚的時刻,更是對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。除夕當天,伴隨著歡快的歌曲,記者走進多個家庭,感受年夜飯背后的溫暖故事,記錄下這座城市的幸福年味。
大紅燈籠高高掛,人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走進安康高新區(qū)維也納國際酒店餐飲部,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繁忙而溫馨的景象。廚房里,廚師們正忙碌地準備著年夜飯的菜肴,蒸籠里冒著熱氣,炒鍋中飄出陣陣香氣。餐桌上,一道道精致的菜品已經(jīng)擺盤完畢,既有傳統(tǒng)的安康特色菜,也有創(chuàng)新菜肴。
“年夜飯預(yù)訂非常火爆,我們選擇在酒店團聚,既省去了在家準備的繁瑣,又能享受到專業(yè)的服務(wù)和美味的菜肴。”家住安康高新區(qū)的陳先生說,今年除夕恰逢他的60歲生日,就想著邀請弟弟妹妹和孩子們一起到酒店團聚,一大家子圍在一張桌子上,好好聊聊天,熱熱鬧鬧過年。
在酒店的安排下,陳先生一家的年夜飯充滿了歡聲笑語。家人們舉杯祝福他生日快樂,也互道新年祝福,場面溫馨而熱鬧。“60歲是一個新的開始,能和家人一起度過這個特別的除夕夜,我覺得很幸福。希望未來的每一年,大家都能這樣團圓、健康、快樂。”陳先生感慨地說。
飯菜還沒上桌,一陣陣蒸盆子的香氣已經(jīng)從廚房飄了出來,彌漫在整個客廳。在安康中心城區(qū)江北街道前張嶺社區(qū)陳龍菊的家里,年夜飯的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。陳龍菊系著圍裙,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,她的丈夫和孩子們則在一旁幫忙打下手,一家人其樂融融。
“蒸盆子是我們年夜飯的‘重頭戲’,每年都得提前準備。”陳龍菊一邊往蒸鍋里擺放食材,一邊笑著說。作為一名紫陽人,陳龍菊對制作蒸盆子的食材選擇很講究:土雞、豬蹄、蓮藕、胡蘿卜……每一層都擺放得整整齊齊,再撒上一些調(diào)料,最后倒入高湯,蓋上鍋蓋,用小火慢慢蒸制。她說,只有這樣,才能讓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,蒸出來的盆子才夠香、夠味。
隨著蒸鍋里的香氣越來越濃,陳龍菊的丈夫也開始準備其他菜品。他笑著說:“年夜飯嘛,就得豐盛點,蒸盆子是主角,但其他菜也不能馬虎。”桌上已經(jīng)擺好了涼拌木耳、臘味拼盤、紅燒魚等菜肴,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。
終于,蒸盆子出鍋了。陳龍菊小心翼翼地將蒸鍋端到桌上,揭開鍋蓋的瞬間,熱氣騰騰,香氣四溢。孩子們歡呼起來,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,準備大快朵頤。陳龍菊給每個人都盛了一碗,笑著說:“別急,慢慢吃,年夜飯就是要一家人一起享受。”
餐桌上,大家一邊品嘗著美味的蒸盆子,一邊聊著這一年的點點滴滴。在這個溫馨的除夕夜,陳龍菊一家用一桌豐盛的年夜飯,迎接新年的到來。蒸盆子的香氣,不僅彌漫在客廳里,更彌漫在每個人的心里,成為他們對家的溫暖記憶。年夜飯的意義,不僅在于美食,更在于那份濃濃的親情和團圓的喜悅。
當漢江的波光載著歲末的余暉流淌,秦巴山麓的安康城已悄然披上節(jié)日的盛裝。萬家燈火次第點亮,年夜飯的醇香穿透街巷,在除夕的暮色中織就一張無形的網(wǎng)——網(wǎng)住了游子歸鄉(xiāng)的步履,網(wǎng)住了歲月沉淀的鄉(xiāng)愁,網(wǎng)住了代代相傳的年俗記憶,更網(wǎng)住了這座城市對“年”最虔誠的守候與期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