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訊員 翁 軍
“就地過年,我們在安康挺好的。”臘月二十八,劉利萍用手機掃視了一圈營業(yè)廳整潔、喜慶的場景,妹妹劉亞萍搶鏡過來,姊妹兩頭湊在一起,笑靨如花,讓400多公里外的商洛親人,倍感舒心。
商洛市丹鳳孿生姊妹劉利萍、劉亞萍來安康打工五六年了,眼看牛年來了,疫情卻有了反彈,讓她們不得不待在了他鄉(xiāng)過年。
2015年的一次偶然,劉利萍被手機店的一則招聘廣告吸引住了,離家不遠試試看,她跑到安康來應聘……一試通過,就這樣她成了安康一家通訊公司的員工。在這個和老家一樣山清水秀的地方待了一段時間,劉利萍覺得不錯,她就把這里的實情實況“轉(zhuǎn)播”給了家里的妹妹亞萍。
公司管理比較嚴格,上班時間不許干私活。有一次,劉利萍和家人偷偷連線,被老板逮個正著。嚇得她“哇”一聲哭了出來。因為老板待她特別好,從來沒有把她另眼相看,時不時的還格外照顧,此時的劉利萍又害怕又羞愧。
“萍,哭啥?”
“我……我私用了公司的流量。” 利萍低下頭。
“咱們做通訊的,不缺流量。”公司老板叫李曉紅,是個干練的女漢子,在員工的眼里,既嚴苛又貼心。逢年過節(jié),她就像大姐姐一樣,把弟弟妹妹們聚攏表達點心意,她對員工好,員工就對她好。
“你剛才自拍,沒啥呀。”李曉紅笑著說。
“我……我在和妹妹視頻。”
“是嗎?給我瞧瞧。”李曉紅眼睛一亮,叫姊妹再度連線,“一模一樣,太好了。”一眼有緣,李曉紅像是發(fā)現(xiàn)了“新大陸”,想盡辦法,硬是把亞萍從商洛“挖”了過來。
姊妹倆手機玩得精,業(yè)余時間做直播帶貨,把家鄉(xiāng)的山貨推介到安康,把安康的風土人情介紹給商洛。無論是特產(chǎn)售賣,還是游樂玩耍,找她們的人很多,她兩成了聯(lián)系兩地的代言人。
“就地過年”讓劉利萍、劉亞萍多多少少有點遺憾,于是她們采購了年貨,買了富硒魔芋干和安康本地特色小吃雙面芝麻燒餅,從巴山的這頭寄到秦嶺的那頭。
丹鳳老家的老媽捧著閨女寄來的東西,逢人就夸:“真香呀!娘的兩個心頭肉,就是貼心。”
“回不了家,就到我家。”李曉紅給姊妹倆配了大流量卡,讓她們隨時隨地與家人“見屏如面,線上團聚”,并精心策劃“團年飯,咱們一起吃”親情方案,員工聚集一起,歡歌笑語慶新年。她特意安排廚師做一道商洛地道的“丹鳳牛筋面”,讓姊妹倆在他鄉(xiāng)嘗到了家鄉(xiāng)勁道、悠長、敦厚的味道。
“過年不打烊,我們也要讓公司牛氣一把。”利萍、亞萍主動請纓,上過年班。
“好,我給你們每天發(fā)100元過年紅包。”李曉紅爽快答應,她作為一名民營企業(yè)負責人,積極響應政府開展的“迎新春送溫暖、穩(wěn)崗留工”行動,針對過年上班員工,不僅發(fā)雙倍工資,還給予溫馨獎勵,讓員工有家的歸屬感,用細心換來異地員工的安心。
李曉紅另外一個“身份”是漢濱區(qū)政協(xié)委員,她多次呼吁對異地就業(yè)人員在住房、子女教育、培訓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,讓“獨在異鄉(xiāng)為異客”的創(chuàng)業(yè)打拼者,在安康有奔頭、有盼頭。
隔離不隔愛。早春的陜南,迎風的山花已悄然綻開,姐妹倆期盼疫后無恙,把安康帶回商洛老家……